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在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立题依据
1、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无线移动技术、蓝牙和WAP等技术日趋成熟,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不断融合并迅速普及全球,为移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准备。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计算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得教育中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学习形式—移动学习,并逐渐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延伸,它是指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无线移动设备(如手机、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PDA以及手持电子书阅读器等)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学习。移动学习因具有灵活性、便捷性、无线性等特点,可以提供给人们随时随地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移动学习是知识经济社会人们教育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反映,是现代社会人们工作流动性大、时间紧张的表现,是移动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新形式以及e-learning的扩展,移动学习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要使移动学习成为教育的重要选择形式,真正在教育信息化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M-learning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开始较早的一些研究已经进行了四五年的时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际远程教育专家戴斯蒙德·基更(DesmondKeegan)博士主持了欧盟的达·芬奇研究计划中一个名为“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的项目,并出版著作《学习的未来: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TheFutureofLearning:fromE-learningtoM-learning)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欧盟《数字化欧洲行动研究计划》(e-EuropeActionPlan)中特别开展了一项名为“MOBIlearn行动”的移动学习专项研究计划;由英国、瑞典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五个组织LSDA、CTAD、Ultralab、LecandoAB和CRMPA合作开展的欧盟m-learning项目;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SLL)的研究;非洲农村的移动学习;爱立信等商业公司开展的“移动学习”项目等。
但是目前移动学习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在教育部的策划下开展,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们的研究水平还比较低,研究规模还比较小。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由北京大学现代教育中心教育实验室承担的教育部高教司试点项目—“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从20xx年1月到20xx年12月,历时将近4年,开发出了基于GSM网络和移动设备的移动教育平台、基于GPRS的移动教育平台、基于本体的教育资源制作发布与浏览平台以及教育语义网络平台;南京大学和日本松下通信工业公司以及SCC公司从1999年4月开始研发的多媒体移动教学网络系统CALUMET,该系统实现了移动学习、移动上网和移动通话这三大功能,在校园网中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教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承担的教育部“移动教育”项目,其核心内容有两个:建立“移动教育”信息网和“移动教育”服务站体系;20xx年3月,第五届无线、移动、普适技术教育应用国际会议(IEEEWMUTE20xx)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开幕,作为国内教育著名品牌,诺亚舟教育科技副总经理周智尚向全球专家学者介绍了诺亚舟在移动学习领域的经验,诺亚舟移动学习技术突破吸引全球关注。这都充分证明了移动学习产业正在迅速升温,已经成为远程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
3、研究的意义
在《从远程学习到数字学习,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20xx)的报告上,基更博士用远程学习、数字学习、移动学习三个概念,透视了远程教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他在报告中指出:“移动学习的发展将使学生在远程学习上更加自由。”无疑,下一代的远程学习将是移动学习。通过介绍国外移动学习的发展成果与案例,分析我国移动学习的研究发展现状,可以对我国目前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做出一些贡献,对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从事移动学习的人们提供一些启示。
二、重要概念解释
1、移动学习
关于移动学习的定义,目前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理解,大致分成三种:第一,将移动学习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新形式;第二,将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扩展;第三,从认知学习的角度看,移动学习的移动性、情境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技术与学习方式。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认为: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PocketPC)等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移动学习的目标就是希望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
2、E-Learning
E-Learning源于ElectronicLearning,中文译作“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等。简单地说,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PC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当然,这种学习方式离不开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
3、学习模式
通常认为大多数人都有自己一些特殊的认识事物、理解事物以及处理刺激或信息的模式。基于这一观念,“学习模式”的思想起源于1970年代,近年来获得普及。学习模式是假定能够使个人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的方法。这一理论提议教师应该评估其学生的学习模式,并使其课堂教学方法能够最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模式。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1、研究的主要内容
(1)移动学习的概念、特点及常见的终端设备。
(2)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
(3)移动学习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4)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
2、预期目标
移动学习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对移动学习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系统终端软件的研发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研究,而国内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此外,由于移动学习本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使得移动学习没有取代远程学习。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调研,分析国内外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案例,对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分析移动学习的局限性,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研究方法
文献检索法:多渠道的搜索与之相关的文献,做好资料准备,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对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已有文献内容的分析,总结国内外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在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展望移动学习未来的发展趋势。
五、研究方案(思路)
研究过程以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旨归,首先通过查阅分析目前关于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的文献资料,认识理解移动学习、E-Learning以及学习模式的概念内涵,了解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在对其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将移动学习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作为本研究的突破口,通过内容分析等方法展开具体的研究过程。这其中概念的界定是十分重要的,究竟何谓移动学习,何谓学习模式,都是需要仔细辨析的。另外移动学习目前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通过分析移动学习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移动学习所存在问题的措施,并展望移动学习的应用前景,得出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
六、论文写作进程安排
1、20xx年1月1日——-2月28日,收集材料,查阅文献,为写开题报告作准备。
2、20xx年3月1日——-7日,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3、20xx年3月8日,参加论文开题报告会。
4、20xx年3月9日——-5月5日,写出论文初稿。
5、20xx年5月6日——-29日,完成论文修改工作,经指导老师认可后定稿。
6、20xx年5月30日、31日,准备论文答辩稿,并进行论文答辩。
七、论文写作框架(目录)
摘要
关键词
引言
1、移动学习概述
1、1移动学习的概念
1、2移动学习的终端设备
手机、智能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
1、3移动学习的特点
1、4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
1、4、1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
1、4、2在线实时信息交互的移动学习。
1、4、3在线信息浏览的移动学习。
2、移动学习研究及应用现状
2、1国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2、1、1欧盟的“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的项目
2、1、2欧盟的“MOBIlearn行动”
2、1、3英国学习技能发展处承担的“m-learning”项目。
2、2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2、3移动学习面临的问题
3、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
3、1移动学习未来的努力方向。
3、2移动学习的发展前景。
4、总结
八、参考文献
[1]王广文,陆婷婷。移动学习热的冷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13,(2)。
[2]高丹。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移动学习[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xx,(4)。
[3]李玉顺,马丁。移动学习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xx,(3):9-11、
[4]白俊,刘家勋。移动学习的发展现状及其启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5):125-127、
[5]刘军。国外移动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网络,20xx,(4):62-64、
[6]刘建设,李青,刘金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xx,(7)。
[7]严君。学习领域的新发展:移动学习[J]。教育技术导刊,20xx,(1)。
[8]高蓉蓉,吕森林。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教育技术研究的新热点[J]。现代教育技术,20xx,16,(6)。